楠興用100萬賺進五億僅花三個月

一次貪念賠掉逾十二億元的教訓 股市大戶變廟公

昔日股市大戶鄭楠興曾是「喊水會結凍」的主力,賺到錢後想要成為上市公司老闆,卻因此

捲入國票案被控涉嫌不法炒股,一夕之間賠掉逾十二億元。現在的他,當廟公並重拾股市投

資,他深深體會到,做自己最在行的事,才不會走更多的冤枉路!

「如果人生可以重來,我會安分地在電信局上班!」坐在券商營業廳VIP看盤室裡、曾經

叱吒台股的鄭楠興感慨地說。

眼前這位現年六十四歲的昔日股市大戶,已從絢爛歸於平淡,對照一手投資興建金山財神廟

的「廟公」形象,當年征戰台股的意氣風發已不復存在。

場景拉到位於新北市金山、萬里交界的半山腰,金山財神廟坐落的位置,在風水學中有「虎

耳穴」之稱,寒流來襲的周末午後,細雨冷風吹得人直打哆嗦,卻澆不熄鄭楠興「宣揚廟務

」的熱情。

手握一束清香、虔誠膜拜的他,看來氣定神閒,當他滔滔不絕地闡述財神廟的種種靈驗神蹟

時,很難想像,他就是昔日可以調度市場百億資金的「新嘉義幫幫主」,「全盛時期,我的

身價大概有二十億元!」在一九八○年代的台股市場,鄭楠興是可以在股海中呼風喚雨的主

力大戶。

 「其實在早期台股主力股市操作盛行『養、套、殺』的年代,鄭楠興是相對『厚道』的,他

不會坑殺散戶,股票操作也選擇相對有基本面的,且全盛時期手握資產可能不只二十億元,

對照昔日身價,現在的確大不如前。」認識鄭楠興近二十年的資深分析師馬紀強如此形容。

八○年代三十萬元起家 六年賺千萬元
從電信局的小員工,到身價二十億元的股市大戶,根據鄭楠興的說法,他是以三十萬元的資

金開始投資台股,靠著丙種資金拉大投資槓桿。

「我這輩子賺過好多個億元,但其實,只有在賺到第一個一千萬元時,我有特別強烈的富足

感!」鄭楠興笑著說,還記得,當初買的人生第一支股票是在一九七二年,透過抽籤買到的

新紡,當時賺到二萬多元的獲利,要比電信局月薪六、七千元好上三、四倍,讓他醉心研究

股市操作,當時他與台股投資大戶賈文中等人,還常常交換資訊,互通市場訊息,直到七八

年,短短六年的光景,就賺到人生第一個一千萬元,才讓他開始覺得自己是「有錢人」!「

至於後來賺到的幾個億元,反而對我來說並沒有太大的感覺。」

一九八○年代,主力的力量主導台股市場。當時,鄭楠興錢賺得容易,千萬元的本金在股票

市場快速膨脹,為人海派的他,也就跟著出手闊綽了起來,「有一次,『新嘉義幫』的北中

南朋友一起聚會,光是一晚的酒店錢,就付了高達七、八十萬元。」他如此形容。

有了錢,就想有名,也想要被尊重、被肯定。然而,鄭楠興用錯了方法,搞錯了方向。

「其實我本身是節儉出了名的,不穿名牌,一餐一碗滷肉飯,就可以吃得很開心了。」鄭楠

興解釋,有錢之後,邀約合夥做生意,或是求助的朋友不斷上門,或許就是急著想被肯定的

心態作祟,鄭楠興幾乎「有求必應」。「算算,光是朋友來調錢、倒帳,這些收不回來的呆

帳,至少就有五億元之多。」

「現在想想,如果當初好好地做我的股票,不借人錢、胡亂投資,不貪戀作上市公司老闆的

好名聲,我的日子會好過很多!」而在鄭楠興口中「讓我從英雄變狗雄」的關鍵一役,自然

就是九五年的「國票案」。

一九九五年,他被控與「國票案」主角楊瑞仁合作,以不法資金聯合炒股,並在三個月內,

成功入主高興昌及台光兩家上市公司。詐貸百億元的楊瑞仁入獄十三年,於二○○八年出獄

;鄭楠興則因違反《證交法》遭到起訴,曾被羈押九十七日之久,最終獲判無罪。

富足後貪戀名聲 「從英雄變狗雄」
鄭楠興在二○○八年聲請冤獄賠償,獲賠四十八萬五千元,他說:「要怪就怪我太貪,在股

票市場賺到錢,就急著想當個受人景仰的企業家,沒想到卻惹來一身腥。」「但,我的損失

不只是惹來一身腥,在財富上,我損失了超過十二億元。」

鄭楠興解釋,當時,是超級營業員郭銀芳主動找上他,「我有位身分不便曝光的客戶,想要

吃下高興昌,對方欣賞你的股票操作手法,認為把資金交給你,可以順利透過股票操作取得

經營權。」

據鄭楠興的說法,一心想當上市公司負責人的他,被這「天上掉下來的禮物」沖昏了頭,一

時失去戒心、見獵心喜,誤以為對方是神祕外資或企業家第二代,不僅答應合作,自己也投

注大筆資金。沒想到,入主上市公司的風光時間不到兩個月,國票案爆發,相關個股股價崩

跌,也讓他的資產瞬間損失三分之二,「算一算,蒸發掉的錢至少超過十二億元.

你沒看他講的喔
他是用100萬
然後找一堆分析師和頭顧配合
他先買進股票
之後分析師再叫會員買進和電視上喊這知股票
然後他高點賣出
一天可以作個4.5趟以上

你還要笨笨的去當會員幫人抬轎嗎

因為用100萬賺5億很稀奇,所以可以寫成新聞.
用100萬然後3個月賠光光,因為到處都是,所以不能寫成新聞.

 --------------------------------------------------------------------------------
樂透和期權是不同商品
不然你期權用一口單去操作
看能不能操作到1小時賺到1千萬

用39萬操作期貨3年賺千萬

說期貨市場是最迷人的賭場,一點也不為過,它可以讓你連棺材本都輸光,也可以讓你在短

期間內賺到千萬財富。只要你有本事、心臟夠強,一旦抓準趨勢,用幾十萬元去賺上千萬並

非Mission Impossible。只是這條致富捷徑並非人人可走,沒做好準備的人,還是少輕易嚐試

為妙。

期貨是10倍槓桿的投資工具,以今年台股從4000點漲上6000點約50%的漲幅,如果你大膽用

100萬元為本錢,買進10口期指多單,每個月不停的轉倉,抱到現在可以增值為500萬元。若

能一年掌握一次2000點行情,兩年不就能累積千萬元財富了嗎?

這種想法乍聽成理,實際操作起來可又是另外一回事。如果你多年省吃儉用,只存有百萬元

積蓄,誰敢把錢全押在期貨市場裡,每天漲跌50點,就是10萬元輸贏,心理煎熬有多大?一

點風吹草動,就能把你嚇的半夜睡不著覺,就算僥倖賺到錢,神經怕也出了問題。

3年內用39萬元賺到1200萬元

不過,難做到並不代表做不到,曾當過電視投顧老師,現任中信證券業務經理的李天仁,雖

然本身也是期貨專家,但他表示,他的客戶張莉美(化名)才是令他佩服的高手。因為張莉

美在2000年阿扁上台時才開始接觸期貨,以39萬元起家,累積到今年已接近1200萬元,報酬

率高達30倍。

大學唸外文系的張莉美,為了幫先生創業,開始摸索會計事務,因為本身是老闆娘,工作時

間很彈性,因此從會計基礎出發,開始對「業外收益」的操作產生興趣。張莉美1975年起,

即開始投資股票,28年的股市經驗,讓她對順「勢」操作有很深的體會。也因此,張莉美雖

然不是期貨老手,但卻能在短期間內繳出過人的成績單。

對趨勢的研判,張莉美頗有自信,均線、外資、融資融券變化是她主要分析的依據。她微笑

的說:「2000年從萬點下來的大空頭行情,我手中一張股票都沒留,一點都沒傷到。正因為

看空股市,才開始學習多空都能操作的指數期貨。而這三年來,不論漲跌,比較大的波段行

情幾乎從未缺過席,也因此39萬元的本錢,在今年初就增值到900萬元,10月分則增加到

1200萬元」。

資金控制是必練的基本功

可別以為張莉美是靠把把豪賭、手風順,才能賺到千萬財富,事實上她在期貨操作的資金

控管哲學,可是把會計人精打細算的精神發揮到最極致。

「當時就抱定主意,只以39萬元為本錢,如果輸光了就證明我無法在期貨市場裡獲利,那

我會完全死心離開」,張莉美在進入期貨市場前,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把最大損失鎖定

在不影響生活的39萬元。不過,除了在第一天繳了5萬元「學費」外,28年的股市經驗開始

發揮作用,張莉美很快就步上坦途。

值得借鏡的是,她有種子基金的概念,當一個戶頭金額超過300萬元後,她會撥出100萬元

到其他期貨帳戶。張莉美表示,她不希望單一帳戶金額太大,會讓她對小虧損失去警戒

心,而且每個帳戶最多只用到六、七成資金,不會全部買滿。只要每顆種子細心照顧,自

然而然就能結實纍纍。

好EQ才能有好績效

為何張莉美能有如此傲人的績效?張莉美先聲明︰她不是那種押對一波就大賺的樂透型贏

家,因此沒有什麼值得大書特書的特別戰役,只是不斷地積小勝為大勝穩定獲利罷了。不

過她在順勢做對、關始獲利的時候,敢押、敢追是最大關鍵,但每天收盤會留倉的口數並

不多,大約只是資金的兩成,畢竟隔天會不會反向跳空,誰也不知道。

她的營業員則有更深入的觀察,接張莉美單子的另一位營業員、群益證券副理陳慧純表

示,曾經有一天張莉美做單不順虧了10幾萬元,兩人依然興高采烈的去泡湯吃火鍋。李天

仁補充道,期貨市場輸贏甚大,情緒難免會受到市場氣氛影響,但張莉美投入期貨市場的

三年間,歷經911、美伊戰爭等重大事件,他發現不論當時氣氛是如何樂觀或恐慌,張莉美

期指停損或加碼的電話,聲音卻平靜的像置身事外,「不僅是冷靜,甚至可以說是冷

漠」。 更令李天仁折服的是,一般期貨投資人不論賺錢或停損平倉,即使發現賣錯了,多

半會觀望等待下一個買點,但張莉美有股霸氣,發現原先預期的高點,並非真正高點時,

會果斷的把部位全部買回。

以今年10月16日大盤再度衝過6000大關的急漲行情為例,她先以前波高點6039附近,預先

掛價獲利出場,不過當發現上漲氣勢強勁時,即使才剛賣掉,她也會再付出多幾點的代

價,很快向市場認錯再買回來。因此要比照張莉美用不到40萬元,從期貨市場賺到千萬

元,除了技術分析的基本功外,強悍的心理特質,更是關鍵所在。

張莉美累積千萬財富的5大成功關鍵

1.設定最大損失上限39萬元

2.28年股市實戰經驗

3.隨時保持冷靜,情緒不隨輸贏起舞

4.設定最大投資上限,單一帳戶300萬元

5.趨勢研判準確,順勢獲利即勇敢加碼

用期貨賺千萬財富的操盤心法

期貨與股市不同,股票投資會隨著企業成長、盈餘配股,使每個股東都賺錢,但期貨則是

標準你虧我賺的零和遊戲。這就好像是場擂台賽,每個人要繳交報名費當賞金,前幾名的\

贏家才能將賞金通吃。想從別人口袋裡淘金,技術分析的功力只是基本配備,更需要正確

的觀念與心態,以下提供贏家心法供有心者參考:

心法一:累積實戰經驗

經驗是投資或投機能否獲利的重要關鍵,累積經驗難免要繳學費,為了避免學習過程中虧

損過大,建議可以採取模擬下單(可參考www.fs-exchange.com金融模擬交易網站)或小台指

做為起步。 心法二:賺錢前先學停損

停損也是基本課程,除了用技術指標、均線、前波高低點做為停損依據外,資金停損更是

關鍵。例如100萬元的資金,實際下單不能超過20萬元,虧損30或50點就先砍出再說,如果

累積虧損達五成還不能掌握獲利之道,最好自認不是這塊料,尋求其他致富管道比較妥

當。 心法三:攤平只能一次

以做多為例,有時擔心行情已啟動,會追價搶建第一口基本倉,價位或許不太理想,如果\

後來又有回測支撐到原先想進場的理想價位,是可以用股票攤平的觀念,增加多單攤平成

本。不過,這種攤平動作頂多只有一次,再跌破表示看錯,先出場為宜。

心法四:沒有獲利避免押大倉

即使對行情再怎麼有把握,也不要抱著孤注一擲的心態押大倉。說起來容易,但筆者也曾

犯下這種錯,在今年10月8日認為賣壓很重,許多現象與7月28日的回檔下跌相似,誤判應

該有100點以上的回檔,在盤整的過程中,不斷加碼放空,後果自然是被迫停損出場。

心法五:用賺來的錢加碼

加碼技巧是期貨操作的藝術,也是門大學問,無法在此一語道盡。但有一個大原則,加碼

主要是要將波段行情的利潤放至最大,但行情上漲之初,誰也不知道這是波段行情抑或只

是區間的震盪,因此最好是處於獲利狀態才加碼,心理壓力才不會太大。加碼時不要一口

氣\加足,而是一口一口慢慢加,可參考15分鐘、30分鐘或60分鐘K線圖,每根K線收盤價不

破前低(以做多為例),才可加碼,否則觀望即可。

心法六:想想趨勢向哪走

投資人可以將季均線視為大方向的趨勢,像目前指數處於季均線之上,盤勢一直屢創新

高,但未聞屢創新低,所以儘可能採先買後賣的策略。只是現在漲了2000多點,創新高後

追高風險大,儘可能在拉回急跌時,找重要支撐買進做多比較適合。

心法七:賺錢要適時落袋為安

一旦成為能獲利的期貨贏家,守住獲利是門新學問,可以採取帳戶定額制,如張莉美般設

定300萬元的最高投資金額上限,超過部分即提領存至銀行。或是每個月設定只能投入50萬

元,賺到錢的部分才拿來加碼。【2003/11/22 Smart智富月刊63期】

                                           李珮芹用7.5萬 賺300多萬

今年以來,行情不小,靠選擇權致富的還真不少,但短短四個月內用7.5萬元滾到300多萬元

,這種40倍的報酬,除了天時地利外,還是需要良好的策略才能賺得到。

用小錢致富,是每個市井小民的夢想,過去或許難如登天,但自從選擇權出現後,提供了

小錢致富的可能性。李佩芹(化名)就是一個好例子,今年5月下旬大盤位於4300~4400的

時候,她以7.5萬元為本錢,買進20口履約價為4400與4500的買權,陸續將獲利轉加碼價外

一檔的買權,到6月19日以5048點結算時,已經成長為150多萬元,報酬率超過20倍。

6月之後的行情漲幅雖然漸緩,但多頭波段力道仍持續,已經掌握選擇權投資訣竅的李佩芹

,繼續沿用其成功的模式,截至10月底,當初7.5萬元的本錢,已經如滾雪球般變成300多萬

元。 選擇權容易把小錢滾大

為何今年這一波能賺的如此精彩?曾於1994~1998年在國內某大投信公司擔任研究員的李

佩芹表示,趨勢判斷準確是先決條件。在投信的訓練本來就是先研判趨勢,然後在多頭行

情來臨時買進與緊抱多頭部位。

今年SARS這種非經濟因素的利空,她就預期只要止跌就是買點,18元的友達(2409)她就

買了不少,預計要抱到多頭市場結束,跌破季均線才會獲利了結。選擇權因為每個月都會

到期,策略上自然要有所調整。

李佩芹選擇權投資的起步,頗值得初學者參考,剛開始她也只打算用7.5萬元練習,恰好是

一口大台指的保證金。但李佩芹表示選擇權可以把最大損失鎖定在7.5萬元,比較不會像期

貨操作般容易患得患失。她進一步強調說:「一開始資金不宜過大,以免因選擇權損失有

限而掉以輕心,其實只要做對方向,並掌握操作訣竅,選擇權賺錢是很快的,不愁沒有本

錢再去錢滾錢」。 每月限定本金上限,三星期分批進場

李佩芹以自己為例,5月底剛開始因金額不多,她看準時機一次全押,賺了3~5倍就獲利平

倉,當她發現每次回檔5日均線都沒破,就警覺到這波多頭十分強勁,應該不止2、300點的

行情,可能會有千點行情。因此調整策略,每上漲100點,即將獲利已達三倍的價內選擇權

賣出,再買進價外一檔或兩檔的買權,例如大盤從4500漲過4600時,她即賣掉4400的買

權,同時買進4700或4800的買權,除維持原有的持有口數外,可以再增加口數提高報酬

率。 6月結算後,她靠選擇權已獲利150萬元了,就將100萬元先存起來,留下的錢才繼續操

作選擇權。此時本錢多了,玩法也有所不同,她一個月準備30萬元本錢,分成三部分,分

三星期、每星期找時機進場。

由於她心中已預先擬好該月分的區間上、下位置,當第一個星期盤勢續強時,她就會進場

試單建立基本部位。但若是不漲反跌,跌到她心目中的區間下緣時,她也會進場布局,不

過該星期的配額用完即打住。李佩芹認為,選擇權有時間價值耗損的問題,如果一開始就

把本錢用光了,會導致後面兩星期選擇權權利金較便宜時,沒有本錢攤平。

統一期貨營業部副理謝佩玲就很佩服李佩芹的資金管理哲學,因為大部分投資人都是憑感\

覺決定下單部位,也缺乏適當的獲利鎖住機制,賺錢時往往想拗更大,像玩梭哈一樣,中

間雖然賺了不少,往往最後賠了夫人又折兵。

設定結算目標,決定進場履約價

適度攤平與拼結算價,也是李佩芹成為選擇權贏家的兩大關鍵。她認為多頭行情下,台期

指結算以拉高結算的機率較大,因此前三星期是分批布局時點,當大盤急跌時大部分持有

多單

的散戶忙著停損,她卻可以好整以暇的慢慢吃貨,因為她賭的是結算結果。至於攤平的技

巧,則是日線出現不再破底的止跌跡象,才開始進行攤平。

何謂結算價?

台灣期指市場每月第三個星期三是當月合約的最後交易日,次營業日即為結算日,期交所

會採取結算日的加權指數開盤後15分鐘,依其公式計算出結算價,所有尚未平倉的合約依

此價位結算損益。 讀者或許會問,萬一遇到盤整盤,抱到結算不是也會虧損嗎?這問題筆

者當然也向李佩芹請

教了,她坦誠9月分合約結算價5744,確實被咬了一口,不過因為資金是分月限額使用,單

月虧損對整個波段獲利不致有大影響。

但隨著指數愈來愈高,向上6198、6484的壓力重重,區間盤整的機率也愈來愈大,所以現

在她進場的履約價挑選也愈嚴格。例如她預測11月20日結算有機會挑戰6200點,如果履約

6100的買權權利金為110點,結算時需超過6210才能獲利,就不太值得投資。但若是大盤回

測5900,價外一檔履約價6000的買權權利金降至100點以內,結算價超過6100即可獲利,超

過6200就能有倍數獲利,自然比較划算。

何謂價外一檔履約價?

如果現在加權指數為6030點,最接近6030點的百位整數履約價即為6000點,稱之為價平。

對選擇權買權(call)而言,高出一檔(100點)的履約價6100,即為價外一檔,同理6200即

為價外二檔。但對選擇權賣權(put)而言,價外一檔指的是5900點。

李佩芹累積財富的5大成功關鍵

1.設定最大損失上限7.5萬元

2.趨勢研判偏多,以買進買權單向操作

3.波段行情展開,獲利了結價內,加碼買價外一檔選擇權

4.每月設定最大投資上限,不同時間點分批布局

5.善用選擇權虧損有限特性,逢低敢買

用選擇權賺千萬財富的成功心法

帆船要能跑的快,除了有張好帆之外,還需要足夠的風勢。要靠選擇權賺到鉅額財富,首

先一定要有波段行情,否則再好的技巧,也只能小獲利。就現階段而言,大盤已經漲過

2000點,要期待能再賺數十倍的大行情,可能要等到明年。

事實上,不論是漲或是跌,每年起碼會有1~2次千點以上的波動空間,就怕起風時,投資

人來不及張帆。選擇權的操作心法其實與期貨大同小異,這裡針對當前的盤勢,補充選擇

權操作的務實建議: 心法1:認清當前盤勢的位置

2000點的大波段行情已屆強弩之末,出現300點以上較大幅度回檔的機率愈來愈大,不過多

頭才開始半年,回檔整理後再漲個500點以上的中波段,是就目前資訊所作的最有可能預期

。如果能掌握住這個波段,選擇權要賺個5、6倍應不是難事。

心法2:儘可能做單邊

現在是多頭,但回檔300~500點的行情要不要賺?說實在話,這種錢是高手、老手賺的,

他們反應快,隨時能表演緊急剎車回轉的特技。一般人手中有空單,心態難免希望愈跌愈

多,不過當多頭趨勢力量開始發威時,往往錯失建立多單的好時機。現在大方向仍屬多方

占優勢,回檔時就空手吧,視為能再次買到便宜貨的好機會。讓自己的心態像守株待兔的

獵人,耐心等待重要均線發揮支撐效力,以及起漲訊號的出現。

心法3:不急著獲利 職業球員打棒球,不是試圖把任何球路打出安打,而是等待最「呷意」

的球出現,給對方投手致命一擊。同樣的,選擇權有時間價值耗損的問題,就算大盤不漲

或小漲,投資人仍可能

全軍覆沒,所以不必每天都想如何從當天盤勢中獲利,等待你最有把握打出安打的好球

吧!

心法4:不急著想賺大錢

愈急著想賺大錢的人,愈容易賠大錢,雖然以打造千萬財富為目標,但目光望遠,仍需從

小處著手。既然眼前沒有千點大行情,但若能從200~300點的小波段中,靠選擇權賺取

50%以上的報酬率,實屬難能可貴,也是好的開始。一方面累積實戰經驗,另一方面也為

明年的千點行情,多預備些子彈。

心法5:找出最有自信的武器

相信大家都學了不少指標或均線的用法,但哪一個是讓你最有信心的進出依據?什麼的訊

號,讓你最有把握掌握波段行情?找出屬於你自己的答案,你才有可能在訊號出現時,毫

不猶疑的買進賣出。2003/11/22 Smart智富月刊63期

  Q1:5月底買進6月19結算,在4400點買履約價4400要150-200點、4500要110-120點。若

4400、4500各買進20,則成本為150×20×50=15萬、110×20×50=11萬,共26萬。

結算(5048-4500)×20×50=54.8萬、(5048-4400)×20×50=64.8萬,共119.6萬。6月19日以5031點

結算

  Q2:陸續將獲利轉加碼價外一檔的買權?選擇權之獲利不能提出,要先平倉才可當加碼的

本金。

 10次全美期貨、股票投資大賽獲得 9次冠軍 
 交易冠軍一書之心得(網路轉貼)
 馬丁‧舒華茲因參加過10次全美期貨、股票投資大賽並獲得 9次冠軍而出名,另一次也僅

以微弱差距名列第二,在 9次奪得冠軍的比賽中,平均投資回報率高達 210%,其中一次更

是創下了回報率 781%的佳績。舒華茲以做 S&P500指數期貨為主,大部分是短線交易,他

從 4萬美元起家,後來把資本變成了2000萬美元。

舒華茲的經歷對於那些經常遭遇虧損而又難以突破的投資者而言,是一種啟示。舒華茲在

事業成功之前,曾經有10年的時間在股市中浮沉,在交易初期,他只是一位證券分析師,

在這段時間,他經常因為交易虧損而瀕臨破產邊緣。最來他終於找到了一種適合自己的交

易策略,從而變成了持續獲利的交易員,並成為全球最成功的交易員之一。

他的成功來自於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是他找到了完全適合自己的交易方式。

舒華茲在不得意的那段歲月中,都是以基本分析法來交易的,後來他以技術分析法來從事

交易時,事業才開始一帆風順。舒華茲強調,這不是因為技術分析優於基本分析,而是技

術分析是適合自己的交易方式。他是在1973年初迷上技術分析的,他把自己比喻為一個合

成器,不是去設計新的交易策略,只是把別人的優點融合於自己的交易策略中。

他發現一個名叫泰瑞‧蘭迪的人發明了一套與眾不同的交易方法,名為“魔術T預測

法”。

這套方法的中心理論是:股市上漲與下跌的時間其實是一樣的,只是漲幅與跌幅不同而

已,股市下跌之前,總有一段抗跌階段,上漲之前也總有一段凝聚動力的階段,計算時間

時要從這段時間開始,並不是等到股價到達高檔或低檔時才開始計算。

這套理論對舒華茲幫助很大。

第二:是舒華茲交易態度的改變。

大部分投資者寧願賠錢也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在遇到虧損時,通常的反應是:只要我

不賠錢就出場。為什麼一定要等到不賠才出場呢? 其實這只是個面子問題。起初舒華茲也總

認為自己不可能犯錯,承認自己失敗要比虧錢還難受,當他終於能把面子拋在一邊時,他

告訴自己:『假如我錯了,我要趕緊脫身,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第三:風險控制是舒華茲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

他的交易原則之一就是在交易之前,事先確定自己在這筆交易中所能承擔的風險,在發生

虧損時,要減量交易,而更重要的是,在交易獲利之後,也要採取減量交易的策略。舒華

茲解釋說,這樣做主要是因為虧損往往都是跟隨在成功的交易之後,大部分投資者都可能

因為成功而志得意滿,有時就會得意忘形、粗心大意。舒華茲最難忘、最刺激的交易經驗

發生在

1982年11月04日,在那一天他賠了60萬美元。

當天股市上揚43點,創下當時最大的單日漲幅,而舒華茲卻像傻瓜一樣持續做空 S&P500指

數期貨。 大部分交易員在虧損時,總希望立即扳回來,因此越做越大,希望一舉挽回頹勢

,可一旦這麼做,就注定會失敗。

舒華茲在失利後認為,最重要的不是要賺多少錢來彌補虧損,而是要重拾自己的交易信

心,他果斷地將交易規模縮小到平常的 1/5, 這種策略後來證明是正確的。

舒華茲還總結了一套完整的交易原則:

1.在持有頭寸前,先檢查其移動平均價格,看看當時的價格是否高過移動平均價。另外他還

會尋找在股市創新低時站穩底部之上的個股,這種股票走勢一般較強。

2.最重要的原則就是資金管理。在交易之前應該事先決定自己願意承擔多少虧損,設立止損

點,且要確實遵守。舒華茲覺得自己在這方面做得不夠好,直到臨死他還在尋求更好的改

善方法。

3.每一年都是一個新的開始,這是舒華茲的交易原則之一,每年 1月舒華茲都告訴自己:『

我是個窮光蛋』,然後從零做起。

4.習慣一個人工作。舒華茲在家裡辦公,他以一種宗教式的狂熱每天進行行情分析,從不間

斷,即使相當疲倦,他也要等到做完分析才休息。

5.在獲利了結之後,他總是放一天假來獎勵自己,因為他發現自己很難持續兩星期維持良好

的交易成績,因此每當持續獲利一段時間後,舒華茲就會減量經營。

1989年舒華茲組建了資本達8000萬美元的投資基金,但經過一年多時間的運作,成績並不\

理想。舒華茲發現其中的原因是大規模資金並不適合自己的短線操作風格,最後他果斷解

散了基金,新操作自己的資金,每年獲利頗豐。
 

日本比爾蓋茲 致富術
 
本篇文章摘自:商業周刊第 948 期              作者:林正峰、楊少強
 
這位沒有富爸爸、沒有人脈、沒有大學文憑的媒體寵兒,創業僅九年,卻打造出市值新台

幣兩千億元的公司,他如何崛起?憑什麼能快速致富?又為何一再因備受爭議的行事風格

惹出軒然大波……

一月十六日傍晚,日本檢方以涉嫌違反證交法進入日本第三大網路公司——活力門搜索。

翌日,搜索事件形成威力驚人的「活力門震撼彈」衝擊日股,日經二二五指數重挫四六二

點,為過去二十個月最大跌幅,日股市值在一天內蒸發近十兆日圓,創造活力門傳奇的社長堀江貴文再次成為追逐焦點。

繁華的日本東京六本木,被稱為贏家聚集之地;而贏家中的贏家,更是群集在形似與天比

高的古代「天廟」巴比倫塔,足以俯瞰大東京、遠眺富士山的新地標六本木新城。最受日

本年輕人矚目的網路新貴堀江貴文,就在六本木新城的三十八樓,指揮活力門公司

(Livedoor)的戰略大計。

活力門從製作網頁為起點,靠快速購併業務擴及入口網站、線上金融、B2C電子商務

等。二○○五年的三個數字,可以說明堀江貴文的經商地位:營業額七百八十四億日圓、稅

後獲利一百五十五億日圓、市值七千三百億日圓(約合新台幣兩千億元)。還有,折合約

新台幣三百七十億元的個人財富。九年,不過才讓一個人從小學一年級念到國中畢業,但

堀江貴文只花九年,就從一無所有打

造出市值超過新台幣兩千億元的公司。他今年才三十三歲,沒有富爸爸、沒有人脈,連大

學文憑都沒有,因此被稱為「日本的比爾蓋茲」。

因為勇於冒險,堀江在東京大學就讀時,就因感受到網路的商機而輟學,一如微軟董事長

比爾‧蓋茲在七○年代中期看準個人電腦商機而自哈佛大學輟學創業。

他曾經遺憾表示,蓋茲二十歲就休學創業,「我卻到二十四歲還保有大學學籍,在那時,

我已經落後蓋茲四年,我實在應該再早一點休學創業。」雖然創業年齡比蓋茲晚,但拜講

究速效的網路時代之賜,堀江致富的速率,比起蓋茲猶有過之,創業九年,已擁有將近新

台幣三百七十億元身價,平均每年賺進四十一億元。

他的傳奇崛起,帶給日本年輕人「有為者亦若是」的無窮希望。他呼籲年輕人,要勇於拒

絕再被社會既得利益者剝削,勇敢去創業,因為只有創業,「才能賺到大錢,就算失敗,

也沒有什麼損失。」

對於已經習慣在派閥政治、利益交換間生存的商人來說,堀江貴文無疑是「怪胎」,他完

全不遵照傳統的遊戲規則,有賺錢的機會就搶,對老派的商業傳統嗤之以鼻。談判時,別

人一派西裝革履,唯有他穿T恤。日本企業大老恨他入骨,但一般民眾卻對他拍手叫好。

他如今是日本年輕人爭相模仿的對象,他的崛起當然不是只靠鄙視傳統的離經叛道,事實

上他在經營公司時,把「數字管理」發揮到極致冷血,這才是他能在短短九年內讓公司成

為日本前三大網路公司的關鍵。

已故的歷史學家黃仁宇,在他的「大歷史」論述中曾提到,一個國家現代化的重要條件,

就是「數字管理」。滿清和日本在一八九四年打的甲午戰爭,最後清朝慘敗,其原因就是沒有做好數字管理:沿海駐軍人數有多少?打這場仗要花多少錢?敵人有多少兵力?清朝

中央政府完全沒有概念,反而日本政府卻連中國海岸什麼時候漲潮、退潮都已查得一清二

楚,一方是用數字做科學化的管理,對於全面戰局已有了清楚掌握,另一方卻只能如瞎子

摸象且戰且走,兩相比較,勝負自然再明顯不過。

經營企業有人情,有人性,但堀江貴文卻是冷血、把數字管理發揮到淋漓盡致的第一人。

他可以左手斥資逾新台幣兩百億要吞下富士電視台,右手算計員工買的三塊錢紙杯、一枝

鉛筆,是否比過價證明確實是最便宜的。買一支四萬九千日圓的麥克風,堀江貴文也要求

相關人員提出數據,證明買這支麥克風的「投資報酬率」真的有幫助公司。否則,別想用

公費報帳。

在堀江貴文手下做事,連一毛錢都別想多拿。他發薪水,完全看數字績效,每個員工為公

司賺了多少錢,到每季考核時報表攤出來一一檢驗,誰為公司賺得多,誰就領得多。賺得

少的,對不起,減薪時間到了。

因此考核後,每個員工的薪資與職位都會出現非常大的調整。所以,活力門的員工薪資有

著極大差距,同樣是二十幾歲的員工,有的人只領不到新台幣五萬的月薪,比在餐廳打工

的薪水還低,但是績效好的員工,卻可以領到將近新台幣六十萬的月薪。

至於人事的升遷,堀江更完全把績效數字擺第一位,沒有所謂「資格老就能升官」這回

事,只要績效數字表現好,年輕人也能當高層幹部。譬如一位到職才一年四個月的基層員

工,就因戰功卓越,晉升為執行董事。活力門的員工年齡平均不到三十二歲,最年輕的董

事熊谷史人,更只有二十七歲。而陪著堀江貴文創業的「革命元老」,也一樣是要看績效

數字決定職位,若數字不佳,一樣逃不了被降級的惡夢,就連堀江自己雖擁有公司一七.

八%的股權,但如果交不出績效,一樣得下台負責。

至於公司內的部門是否有存在價值,也完全是看這個部門的獲利數字。二○○五年六月,活

力門共設有十個事業部,堀江要求,事業部想要存續,最低標準是營業利益必須達到五億

日圓(約合新台幣一億四千萬元),一旦達不到此一標準,不是被消滅,就是併入其他部

門。為求公平競爭,各部門要發展任何事業,只要能賺錢,悉聽尊便。把「數字管理」推

行到極致,是堀江貴文的活力門和其他「錢來得容易」的網路公司最大

的不同。當網路公司輕易取得資金而浮濫投資時,堀江卻堅持對每筆支出所能產生的報酬

錙銖必較。 當其他網路公司只為吸引點閱率而不惜賠本經營、不斷燒錢,堀江卻始終堅持

賠錢的買賣絕對不做,因此當多數網路公司從沒賺過錢,他的公司卻從創業第一年就開始

賺錢,九年來,只在二○○○年賠過錢。

當網路泡沫破滅後,許多網路公司清算大拍賣,只見堀江反而進場大撿便宜貨,快速購併

擴張版圖。光是在二○○四年當中,活力門就完成了十六樁購併,而這些購併交易,都是按

照堀江貴文「買這個能賺多少錢?」的「數字管理」思維而來的。

極度「數字管理」的精神,就是重利輕情。利字擺當頭,情義放兩旁。黝黑的皮膚,憨厚

的臉孔,很難想像這樣相貌純樸的年輕人,在管理公司時,卻把「數字管理」——這個讓

國家及企業現代化的條件,運用到如此冷血。與其說堀江貴文是代表日本一股反傳統潮

流,不如說是他代表了企業對現代科學數字管理精神的一種回歸。

堀江貴文剖析致富術的最新著作《賺錢,是最重要的美德》披露他的致富之道,在中文版

出刊前夕,《商業周刊》搶先取得精彩書摘:

1、對「人」的管理:績效至上

● 年輕人辛苦工作、被企業壓榨,只是在養活那些專門竊取他人薪水的資深員工。
● 應該把投資集中在一部分天才身上,對其他雜草就不必給予任何的營養。
● 有些人專門針對一些枝微末節的事緊咬不放,反而沒辦法看清楚大局。

我認為現在日本的社會中最不合理的就是敘薪體系。大學畢業的社會新鮮人,第一份工作

薪水大約在二十萬日圓左右,如果以年薪計算的話,平均大概是在三、四百萬左右。

但是一到四十歲,即使是對公司毫無建樹的上班族,年薪可以拿到一千萬日圓以上的例子

不在少數。他們的薪水實在是高得離譜。他們只是趕上了以前那種以年資論薪資的金字塔

結構

,不需要努力就可以享受高薪。他們的薪資從哪裡來?當然就是二十歲世代員工的貢獻,

那些錢是壓榨年輕世代辛苦工作的成果所得來的。仔細想想馬上就可以瞭解,二十歲世代

的年輕人,他們就業只是為了要養活這些專門竊取他人薪水的資深員工。我的結論就是,

這樣的公司根本沒有去的必要。當然,以實力給薪的公司雖然不多,但還是

有的。年輕人如果能去這樣的公司是最好的,因為沒必要去被人家騙嘛!

所以,我的公司是用錢來做出評價。就算是同一個時期進入公司的員工,會因為能力和工

作的性質,所領到的薪水完全不一樣。我公司的最低薪資是十八萬日圓,但是最高薪資和

挖角來的人才大約一個月可以拿到兩百萬日圓左右。針對員工的表現成績,清楚的用金錢

做評價。反過來說,用在公司內部一些沒意義的事,這種沒必要的錢一毛也不會出。

世界上有天才和庸才。於是,一部分的天才帶領很多的庸才、拉著他們往前走。這就是企

業的開始,我認為這是可以適用於所有的組織。和平均分配、大家都只能分到一點的投資

方式相比,我常常說「應該把投資集中在一部分的天才身上」更有經濟效益,對於其他的

雜草就不必給予任何的營養,如果它們能夠活下去就隨它們自己一點一點成長,自己爬起

來。比方說,公司有一百個員工,實際上真正能夠讓公司成長的員工大概只有不到十個\

人,將投資集中到能力高的員工身上,因為成長空間很大,這些空間就能夠養活其他九十

個人。

如果將投資平分給一百個員工,就只能得到一百人份的利益,但是如果把這些投資集中給

十個員工,應該就可以得到一千人份的工作成果,而剩下的九十個人就各自領取自己應得

的份。因此,我認為「該怎麼樣組合這十個人」就成為經營公司的要點。另外怎麼樣能找

到這十個人,說它是成功的關鍵也不為過。

在我公司,沒有舉行任何的應徵考試,單憑面試來決定要不要錄用。面談內容沒有特別設

限,也許會問應試者想做些什麼之類的。我認為面試是選擇員工最確實的方法。沒用的

人,大概只要談一分鐘就知道。如果會說「唉唷」的人,因為我不需要這種員工,所以我

也不會特別花時間照料,就乾脆放棄!

有很多人來面試,但是要找到「沒錯,就是他!」這樣的人才當然不多,不得已也只好妥

協錄取一些可用之人。雖然沒有十分的能力,但是感覺上有七、八分也就可以了。然而,

這些人中間一定有夾雜了某些特定的人,將來可以達成一千人份的工作成果。在面試的時

候,絕對不能錯失這樣的人才,我認為這也是經營者該有的才能。

只要某種程度的判斷,再來要做的就只是挑選「會做事的人」。如果總是把事情想得太複

雜的人,是不行的。在業務最前端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當機立斷」的能力。這跟在公司開

會是相同的,有些人專門針對一些枝微末節的事緊咬不放,反而沒辦法看清楚大局。

我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以往日本企業常常開了一堆沒有用的會議,都是因為這個緣故。

以舊有的公司組織來看,將大家集合起來然後花很長的時間討論事情可說是稀鬆平常的,

因為在沒有充分的準備下就展開會議,所以不管討論到幾點都不會有結果的。雖然開會的

目的是要得到結論。但是,我想最後會變成「為了開會而開會」的情況一定不少。

鎖定目標讓會議簡化。不要在乎一些枝微末節的事,要注重大局。這對於提升企業成長速

度可說是很重要的。

2、對「事」的管理:賺錢第一 

● 我認為吝嗇是很重要的事,交際費是不會被認列為公司開支。
● 行動力就是全部。即使是不怎麼樣的商品,只要積極推銷,一定賣得出去。
● 所謂的生意,就是無論如何都要賺錢。如果不能理解,還是不要做生意比較好。

成立公司其實是件很簡單的事。到書店去買本《有限公司的成立方法》,照著做就可以

了。如果這麼做的話,會意外的發現真的很簡單就可以成立公司了。

我這麼說,一定有人會說:「哪有這麼簡單的事?」但是,在日本有兩百萬家公司,光從

這個數字來看,也就說明了誰都可以成立公司的。想得輕鬆一點比較好。在經營公司上,

許多理所當然的事當然必須要事先準備好,就好比業務和籌措資金,只要有這些公司就可

以運作

了。

我自己實際開公司後,總之就是省省省!我在六本木的住商混合大樓裡租了一間七萬日圓

的房間,家具和電腦都是去回收品專賣店或是二手商店買來的,就這樣開始了公司的運

作。房間大概只有三坪多還是四坪,真的是很小的空間。雖然如此,公司的營運很順利的

上了軌道。

公司的開支該用在什麼地方,全部都是由公司會議來決定,基本上來說交際費是不會被認\

列為公司開支。因為事實上這些只不過是假交際費之名的玩樂費用。現在的日本社會,假

藉交際費、招待費的名目太多,有一些老伯就這樣濫用公司的開支,在銀座的酒店當起大

爺。嚴格來說,他們都可以算是稅金的小偷。而這些公司方面可能也是認為「反正這些錢

不花也是要拿去繳稅,還不如就列入公司開支」。當然,身為總經理的我是絕對不會把交

際費列入公司開支,就算是帶客人去吃飯,也都是我自掏腰包付錢。因為如果不這樣的

話,在公司就很難立下榜樣,再加上我在公司裡可說是最吝嗇的。

身為風險性企業的總經理,我認為吝嗇是很重要的事,特別是剛成立的風險性企業,節省

的精神絕對必要。如果打算要降低公司開支,想要降低多少都有可能,而公司的獲利也會

因此而有相當大的改變。

在公司內部如果不做某種程度的限制,公司馬上就會變得失去控制。

能賺錢或不能賺錢——如果要做生意,就以此做判斷基準就好。所謂的好壞就是以能賺錢

或不能賺錢來決定的。然而,做生意是靠速度來決勝負,簡單而立即的判斷出「風險和報

酬」的平衡點就變成必要的事了。

舉例來說,我公司的員工在煩惱「我真的不知道下次開始進行的業務能不能成功」,對此

我會告訴他:「不就是風險和報酬嘛!要花費多少錢?十萬日圓?如果是的話就去做

吧。」風險十萬日圓,可期待的報酬如果有一千萬日圓,就什麼都不用考慮,馬上去做就

對了。每個人應該都知道自己能夠承擔風險的範圍,如果判斷風險不大,就什麼都不用考

慮做了再說。如果風險似乎大了些,就和可能的報酬值去比較,簡單的去判斷哪個較高就

好了。然而因為考慮了一些不必要的事,好不容易來到的生意機會就錯失了。

具體來說,基本概念就是「究竟為了什麼做生意?」做生意的目的就是要聚集金錢,然

後,再把所聚集到的錢拿去投資,擴大公司的營運。保持這種動機是很重要的。

總而言之,做生意的基本概念就是所謂的「要持續對賺錢的興趣和執著」。在擴大公司營

運的同時,進行更大的生意,並藉此有更多的錢進帳。我認為依循著這種基本方針,讓資

金流通就是我的工作,而這就是「忠於基本」所產生的狀況。

簡單化思考最大的好處在於,不管對象是誰都能夠說明。如果能把判斷基準全部都換算成

金額就好了,以數值來表示,就能夠輕易的說服別人。

但是,我認為我所做的事,誰都可以模仿。從風險和報酬的角度去簡化思考,針對各式各

樣的議案,全都把它換成金錢來看,只要報酬高過風險,就不必考慮那些困難的事,趕快

開始做就好了。要賺錢的方法就只有這樣。

成立公司並且讓它順利營運絕不是件難事。只要知道訣竅,要成立一家年營業額達到二、\

三十億,賺進數億日圓的公司,根本就是件輕而易舉的事。

我在二○○四年六月三十日的時候,正式決定要角逐收購大阪近鐵水牛職棒隊。就像大家所

知道的那樣,近鐵球團方面拒絕了我們所提出的收購申請,就連當時打算減少球隊數目、

將職棒聯盟由現行的兩聯盟制改為單一聯盟的其他球團老闆也紛紛表示反對。

我們提出了許多建議,比方說發行球團的股票,利用股東購買股票的方式擴大球迷的階

層,或是提供選手股票選擇權的機會,讓球員更有拚勁。另外,善用IT的技術,現場立

即實況播放球賽或是發送球賽戰況等。

如果一開始能夠好好經營的話,近鐵的赤字不應該會變得這樣不可收拾,如果讓活力門來

經營近鐵水牛,不用兩年應該就可以轉虧為盈。既然如此,為什麼他們會拒絕我呢?

總歸一句話,「做生意,就是把東西賣掉賺到錢罷了!」聽起來是很理所當然的事。但是

事實上,不去行動的人很多。因為出乎意料地有很多人卻深信不疑的認為:「只要能做出

好產品,顧客自然就會上門。」

行動力就是全部。就好像長得不帥卻能成功追到女生一樣,即使是不怎麼樣的商品,只要

能夠積極推銷,就一定賣得出去。

沒有必要特地去告訴顧客「還有其他更好的產品唷」,只需要告訴顧客「多多愛用我們家

的產品」、「這個產品的規格是這樣的」、「我們的價格是這樣」。只要顧客能接受就好

啦。就好像在追求女生的時候,不會有人笨到去跟女生說「事實上還有比我更好的男生」

吧!市面上有很多書都在介紹推銷東西的技巧,像是「名片應該這樣用」或者「行動電話

的使用技巧」之類的秘方,但是這些瑣碎的小事都是可有可無的。

把事情看得單純一點,只要鎖定一、兩件事,盡全力完成就可以了。試著集中精神、拿出

毅力去賣個東西看看,不管是什麼東西都好。只要賣掉一個東西,在那一刻人就會改變,

而所有的故事就從那一刻開始。以結果來看,能把東西賣掉賺到錢的人真的很了不起。所

謂的生意,就是無論如何都要賺錢

的世界。如果不能理解這些的話,還是不要做生意比較好。

過去日本公司的特色如按工作年資給薪、集體獎勵、培養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等傳統,在\

堀江貴文經營其企業時完全棄如敝屣,他不斷強調:「公司只是為了利用他人力量的構

造。」「對我來說,公司只不過是為了要利用人的工具。」「能夠利用他人力量的人就會

變成有

錢人。」堀江貴文對「公司」及「人性」如此理解,和「新美國模式」資本主義「人性本

貪」的典型思維不謀而合,他在書中不斷闡述的理念:「只要有錢,自己的精神層面就可

以獲得提

升。」「能打動人心的就是錢!」「既然要賺錢,就用最快、最好的方法來賺錢!」這些

話和美國知名富豪曾說過的兩相對照,如川普(Donald Trumph):「賺錢只是一種持續得

分的感覺!」巴菲特(Warrant Buffett):「我們也會有貪婪和恐懼,只不過在別人貪婪時我

們恐懼,在別人恐懼時我們貪婪!」幾乎如出一轍,因此堀江貴文「新美國模式」的經營

方式:一切以追求短期利潤為目標,將員工視為賺錢機器,完全不講人情的作風,也就毫

不令人意外

。書名:《賺錢,是最重要的美德》
作者:堀江貴文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06年2月

  剔透人性 冷血經營的話題人物

堀江貴文以激烈的言論與侵略性的購併手法,成為日本4000萬年輕人的新偶像,但他的作

風也常闖禍,甚至日前惹來檢方上門調查。

全日本五千所高中,逾百萬高中應屆畢業生,許多人從幼稚園開始補習,渴望能擠進東京

大學每年約三千位錄取名額的窄門。擠進東大,代表領到邁向日本菁英圈的門票,政壇名

人約半數出身東大,這所亞洲大學排名第一的名校,花費在每個學生的年度平均成本高達

新台幣一百八十萬元,是台灣公立大學的九倍。

一位來自九州福岡鄉下的窮孩子,只花了半年的死背工夫,每天睡足十小時,輕鬆考上東

大文學部,但他卻說,「我實在看不出,那張證書有什麼價值。」這位出言狂妄的年輕

人,就是被稱為「時代風雲兒」、「日本比爾蓋茲」的堀江貴文。他絕頂聰明,卻不理世俗。在九

年前放棄東大文憑,成為日本第一批網路創業的先驅。

堀江的崛起,有三大原因,第一是敏於潮流變遷,隨時能懂得逆向思考,其二是懂得把自己

與公司拱上舞台,成為鎂光燈焦點,其三則是對於金錢的運用有獨到之手腕。

崛起原因一:懂得逆向思考,靠購併快速壯大

堀江是日本第一批靠設計網頁來打工賺錢的網路先驅,在學生時期,他靠設計網頁,月賺

將近四十萬日圓(約合新台幣十一萬元),幾乎是職場新鮮人的兩倍薪水,但是他了解,

一個

人賺不了大錢,唯有開設公司,才能利用人,賺進更多錢。於是,九年前,二十四歲的堀

江在六本木的住商混合大樓,以借來的六百萬日圓資金,月租七萬日圓的三坪半空間,靠

買進二手辦公設備展開創業之路。

創業九年中,有兩項關鍵的決定,改變他的格局與一生。

第一,他洞悉到網路泡沫的風暴到來,在二○○○年四月,趕在網路泡沫破滅前的最後一班

籌資列車讓公司上市,一口氣籌到六十億日圓的資金。這筆金額足足是公司當年度營收的

五倍,也讓他有足夠糧食度過產業泡沫化的冬天。他說,現在回頭看,當時決定推動公司\

加快上市是成敗關鍵,因為在能夠籌資時,若不能一次募足,後果將難以設想。

第二,兩年後的大舉購併,快速壯大。

網路泡沫破滅後,當半數日本網路公司開始清算關門,手握現金的堀江卻跳進去撿便宜

貨,回頭重整其他競爭者準備放棄的戰場。其中一役,在二○○二年底,收購網路免費撥接

業者

活力門(Livedoor)。舊活力門在泡沫時期,砸下六十億日圓的鉅額廣告費來推廣網路免費

撥接服務,但未警覺市場主流已轉為寬頻市場而陷入危境。當免費撥接業者逐一退出市

場,堀江卻逆勢挺進,認為郊區 揭頃楛等峇嶊滌禰遙搢D,接收這些用戶後,他成為此一業務的

最大提供者。並且,舊活力門撒下的宣傳費讓堀江決定徹底利用,索性將他原本創立的公

司Edge改名為活力門。雖然有人警告他使用倒閉公司的名字不大吉利,但他卻毫不在乎,

認為

能賣的名字最重要。

二○○二年到二○○五年,他大舉購併二十五家公司。最經典一役是在去年幾乎拿下日本第

一大、最賺錢的富士電視台經營權。他在一夜間,透過外資調集六百億日圓(約合新台幣一

百六十五億元),買下富士電視台母公司三成的股權(其後更增加持股接近五成),其下手

之狠,不僅在日本是破天荒,連在資本主義大本營美、英等國,也是十分罕見。把前首相森

喜朗在內的最重要政經團體「經團連」嚇得出面施壓,連首相小泉純一郎也利用他的超人氣

,親自徵召他參選議員。

但是他漠視日本商場成規,為達目的而便宜行事的購併手法,也常引來爭議,甚至陷入險境

。如富士電視台之役未竟全功,使活力門股價受創,而二○○六年一月十六日,日本檢方以

一樁兩年前的購併案,指稱活力門涉嫌違反證交法而進行搜索,又給堀江再一次重擊。從創

業以來,闖過多次難關的堀江,這次是否能安然脫困,也令人關注。

崛起原因二:不斷塑造話題,讓自己和公司出名

洞悉人性的他,深諳如何打造自己與公司的賣相,成為鎂光燈焦點。他不斷塑造話題,製造

衝突、戲劇性,讓媒體追著他跑。從出書著述,赤裸裸的講出「上一世代剝削年輕人」、「

老年人應該把錢交給年輕人使用」、「錢可以買到人心」等辛辣十足的話語,到預備進軍日

本最受歡迎的職業棒球運動。

甚至連在股票市場上,堀江都能掌握十足的話題性。二○○三年底,活力門宣布股票分割,

但不是一般常見一股分割為兩股或三股,而是一口氣刷新日本證券史的新紀錄,一股分割為

一百股,透過這次分割,不僅將活力門拱為大眾焦點,股東人數在接下來的兩年更是暴增百

倍,急速膨脹到近二十四萬人。這對一家創業不滿十年的公司而言,形同不花一毛錢,免費

在市場上做了一次價值難以估算的公關宣傳。堀江祭出這記狠招,其實風險不低,若操作不

當,可能股價越分割越低,淪為雞蛋水餃,但若能得到投資認同,卻可吸引更多小額投資人

參與,而從當時分割迄今,活力門市值已增長二.五倍。

崛起原因三:洞悉貪婪人性,從小精算人我利益

形成堀江如此獨特,反日本傳統社會體制,超乎常人的執行力,甚至被批評為冷血的經營手

法,背後貫穿的精神,來自剔透人性,又精於算計的性格。

堀江家境不好,但只有高中學歷的父親,一心寄望他擠進菁英階層,因此仿效富裕家庭,花

錢送他上補習班,進入私立中學就讀。堀江回憶,他考一百分是應該,考不好,就會挨罵,

父親從沒誇過他一句話,因此種下他跟父親異常淡薄的情分。

堀江藉著考上東大,逃離了家鄉,一直到五年前,才帶著前妻與長男返家一次,但得不到父

愛的他,也失去了給予子女愛的能力。他與前妻在三年前離異後,便不曾與兒子再見過面。

堀江雖然剔透人性,卻拙於表達情感,促使他形成凡事以利益、金錢為考量的價值觀,他說

:「金錢與數字,是全世界最容易懂的語言。」因此,他從不誇獎下屬,一如父親從來不曾

誇獎過他。事實上他也缺乏精神激勵的能力,這正是他成長過程中所欠缺的一環,促使他只

能選擇最簡單、易懂的方式——金錢,來處理員工的獎懲。

除了嚴厲的家庭教育,六年中學生涯也是形成堀江性格的一大關鍵,他就讀的中學,大多是

富家子弟,很自然因為家世形成小團體,堀江的同學,通常是專車接送或搭乘電車上下學,

他卻得每天騎將近三十六公里的自行車來回,貧窮的感覺,刺激他努力追求金錢,因為「要

先有錢,才能實現人生夢想。」

根據同學的回憶,堀江話不多,總是靜靜待在教室後方看著課外書,他跟同學的交往,混雜

著相互利用的慰藉關係,但堀江似乎又並非渾身沾滿銅臭味,他的本性其實浪漫而感性,熱

中考古、歷史、生命科學,甚至嚮往外太空旅行。在他的書中,或在部落格上,他願意侃侃

而談,一旦與你面對面,他卻立刻顯出對所有事情都興味索然。

這位獨樹一格的企業經營者,不停想讓自己跳脫寂寞角落,站上舞台,但當鎂光燈齊聚,他

卻又緊緊關閉心門,拒絕釋放任何足以探索他內心的訊息。他追逐金錢,玩弄金錢,操控金

錢,無人能出其右,這就是獨一無二的堀江貴文。

 

採訪後記》回答總是我行我素的另類社長

採訪整理●林正峰

一月十日,《商業周刊》的採訪隊伍,一群來自台灣的「老人」,環圍著當場最年輕的日本

新富堀江貴文,企圖想從他口中,直接榨出「堀江流」快速致富術的不傳秘方,可惜失望了

在將近一個小時的訪談中,堀江時而搔頭,時而咬指甲,時而露出不屑的神情,此刻,眼前

著一身運動服的堀江,不若一位身價三百七十億的大社長,而像是坐立難安,等著應付完眼

前差事,急著趕赴球賽的大男孩。

在三十六個問題當中,回答在兩句話之內,占三分之一,他最常出現的回答是:「沒想過」

、「自己高興就好」、「不需要跟別人比較」,異常簡潔的答案,堵住你任何想探究他內心

的機會,但是在採訪即將結束,不願讓你窺伺內心的他,卻又擔心起他寫的書與想法被誤解

,堀江性格上隨處可見的矛盾,畢露無遺。

《商業周刊》問(以下簡稱問):社長說過,人不能滿足,一旦滿足,金錢就會停止流通,

所以您是因為對金錢沒有滿足過,才會這麼努力經營公司嗎?

堀江貴文答(以下簡稱答):這就是一個真理,你可以不遵循這樣的真理,但是對我來說,

整個社會、世界的構成,就是如此,一旦你滿足或停止努力,就不會再增加任何東西。

問:所以社長這麼努力賺錢,是因為有朝一日想超越比爾‧蓋茲,成為世界首富嗎?您有這

樣的期望嗎?

答:我個人並不想成為世界首富,但想讓這家公司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公司,我目前對公司投

注的努力,就是希望最後能讓這家公司成為世界最大的公司。

問:活力門創業的時間很短,卻非常成功,從創業到現在,您覺得創業是很簡單的事嗎?

答:是很簡單。

問:但是大部分創業者都以失敗收場,為什麼你覺得簡單?

答:簡單就是簡單,其他人怎麼想,跟我無關。

問:是因為你比較聰明,所以覺得簡單嗎?

答:我不知道,我沒有跟別人比較過,也不喜歡跟別人比較,我自己做起來就是簡單,所以

不知道為什麼對我來說很簡單的事,對別人來說,卻是困難的事。

問:傳統日本企業家講究仁義,重視社會責任,但有人批評你太重利益,太過現實,你怎麼

看待這種批評?

答:所謂的

本文原引自: http://tw.myblog.yahoo.com/jw!4_ltTWaFGRlZDPIlaXb6ln4-/article?mid=25244&prev=-1&next=25243









離婚證人台北離婚證人新竹離婚證人彰化離婚證人高雄離婚見證人







遺囑見證人結婚證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lorenfty1cb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