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文章漫談德國的教育制度

1.

據了解,德國也是世界上最早有"國民義務教育"的國家。

台灣和韓國的中小學教育體制與學校模式,師承日本,日本的教育體制和學校模式則師承德國後再加以改良。從許多指標看來,日本的學校教育成效是比德國強。

不過近五十年來,台灣和日本的中小學教育受到美國教育的極大的影響,尤其是近二十年來,日本和台灣相繼進行"美國式教改",導致今日雖然基本結構還在,但上層結構已有巨大動搖。

北歐國家如芬蘭的中小學教育也是師承德國,德國在做改革的同時,芬蘭也在做改革,所以方向已有不同。好像德國的教育有走下坡的趨向,芬蘭的改革倒是評價不差。

2.

美國的研究所和職業學院(法、醫、藥、管等)的設置,基本上是在十九世紀,整個從德國抄過來的。一般研究所固然側重於研究而輕教學,但是職業學院的教育方式,則和台灣重考試、重競爭的明星中學十分相像。


3.

據說德國大學畢業,相當於碩士學位,所以要讀六、七年。德國大學教育原本一律免費,後來開始加收學費,財政負擔是一大原因,另外一個原因是學生沒有趕快畢業的壓力,據說非常多的學生讀了十年還不畢業,加收學費可以從經濟壓力上催促他們趕快畢業。

以前台灣新聞局光華雜誌社出的專書,介紹德國的一流大學,說在德國大學,學生一般沒有什麼期中考、期末考,也不怎麼上課。自己準備好了,自己去找教授考試,教授說過了就過了,不知道這是不是謠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