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萬點上下洗盤 小跌收10031.49

2017-05-16 13:40經濟日報 記者林超熙╱即時報導

距離520蔡政府執政滿周年,僅剩三個交易日,外資對台股連六買的偏多操作,加上政府心態作多濃,是市場寄望520慶祝行情,推動指數可以再向上攀升創新高的另一股動力,早盤指數一度來到10058.59新高點,但外資券商瑞信證券昨天將台積電(2330)評等從「優於大盤」調降至「中立」,拖累台積電陷於盤下弱勢整理,指數數度跌破萬點大關。尾盤大單作價刻意拉抬大型股,使得指數收在10031.49點,小跌5.33點,收上萬點大關上,成交量放大至1024.32億元。

這波萬點領運股台積電、大立光(3008)、鴻海(2317),今天多半陷於平盤附近盤整,惟未能趕搭這波萬點列車的金融股,今天在主流股國泰金(2882)昨日法說中,金控總經理李長庚說表示,第1季受匯率衝擊因避險得宜,使得首季稅後EPS0.85元表現頗佳。另,去年國泰人壽的每股隱含價值(EV)達8560億元,年增16%,每股隱含價值攀高到68.1元利多激勵,帶領今天金融股穩住指數未破萬點大關功臣。

上市櫃公司第1季獲利達4500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4.6%,半導體產業來自台積電、鴻海與群創等獲利高成長的挹注為主因;另,來自原料的鋼鐵與塑化的成長幅度更是驚人,也激勵今天中鋼(2002)、中鴻(2014)等鋼鐵股奔高;塑化股則有台塑化(6505),水泥有台泥(1101)等走揚,扮演今天原物料股先鋒。

瑞信證券昨天將台積電評等從「優於大盤」調降至「中立」,目價價由205元微降至202元,是指數攻萬點後首家外資對台積電發出調降評等警訊的券商。該外資券商報告指出,台積電面臨產業庫存過高、陸系智慧手機趨緩、高通轉單三星等風險,且台積電股價自2015年8月以來已上漲71%,優於同時期台股大盤指數28%的漲幅,為台積電回檔修正增添變數。

台積遭降評 台股數度跌破萬點

2017-05-16 13:45聯合晚報 記者林超熙/台北報導

的偏多操作,加上政府心態作多濃,是市場寄望520慶祝行情,推動指數可以再向上攀升創新高的另一股動力,早盤指數一度來到10,058.59新高點,但外資券商瑞信證券昨天將台積電(2330)評等從「優於大盤」調降至「中立」,拖累台積電陷於盤下弱勢整理,指數數度跌破萬點大關。

這波萬點領運股台積電、大立光(3008)、鴻海(2317),今天多半陷於平盤附近盤整,惟未能趕搭這波萬點列車的金融股,今天因主流股國泰金(2882)昨日法說中,金控總經理李長庚表示,第1季受匯率衝擊因避險得宜,使得首季稅後EPS 0.85元表現頗佳;另,去年國泰人壽的每股隱含價值(EV)達8,560億元,年增16%,每股隱含價值攀高到68.1元利多激勵,帶領今天金融股穩住指數。

上市櫃公司第1季獲利達4,500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4.6%,半導體產業來自台積電、鴻海與群創等獲利高成長的挹注為主因;另,來自原料的鋼鐵與塑化的成長幅度更是驚人,也激勵今天中鋼(2002)、中鴻(2014)等鋼鐵股奔高;塑化股則有台塑化(6505),水泥有台泥(1101)等走揚,扮演今天原物料股先鋒。

瑞信證券昨天將台積電評等從「優於大盤」調降至「中立」,目價價由205元微降至202元,是指數攻萬點後首家外資對台積電發出調降評等警訊的券商。該外資券商報告指出,台積電面臨產業庫存過高、陸系智慧手機趨緩、高通轉單三星等風險,且台積電股價自2015年8月以來已上漲71%,優於同時期台股大盤指數28%的漲幅,為台積電回檔修正增添變數。

MSCI增台灣高鐵、環球晶

2017-05-16 13:48聯合晚報 記者葉子菁/台北報導

MSCI成分股調整,台股在全球標準型指數中新增台灣高鐵及環球晶,刪除鎧勝-KY。 路透

MSCI明晟公布成分股半年度調整,台股在全球標準型指數中新增台灣高鐵(2633)及環球晶(6488)等二檔成分股,並刪除鎧勝-KY(5264),本月底指數成分股將為89檔。權重調升最多的為新增成分股台灣高鐵,升幅約0.23701%;台化調降幅度則最大,降幅約0.16619%,相關調整於31日收盤後生效。

統計此次MSCI成分股對台股成分股的調整,除了在全球標準型指數新增環球晶與台灣高鐵,並剔除鎧勝-KY之外,在全球小型指數成分股新增六檔,包括鎧勝-KY、中鴻(2014)、康控-KY(4943)、玉晶光(3406)、潤隆(1808)、台燿(6274)、剔除五檔包括先豐(5349)、環球晶(6488)、綠能(3519)、合一(4743)、台微體(4152)。

其中,環球晶從全球小型指數成分股轉進全球標準型指數成分股,鎧勝-KY從全球標準型指數成分股轉進全球小型指數成分股。

另觀察相關成分股今日盤中表現,新增的個股以中鴻與康控-KY均大漲逾8%表現最為亮眼,玉晶光、潤隆、台燿各有1-2%左右的漲幅,台灣高鐵則出現利多出盡的獲利了結,走跌逾4%,在剔除的個股中包括先豐、合一、台微體皆有2%不等的跌幅。

必翔首季財報難產 連吞10根跌停板

2017-05-16 12:37中央社 台北16日電

老牌輔具大廠必翔公告首季財報無法如期交出,今天再度重挫跌停,已是必翔爆發爭議後第10根跌停板,後續是否遭處以暫停交易受到關注。

必翔公告主要是因為兩家子公司揚明實業(浙江)、必翔電能還有許多待釐清事項,導致財報無法如期交出。

必翔公告表示,為能允當表達財報,將延後編製及公告106年第1季財務報表,並已啟動跨境查核專案,委請專業人員組成查核小組跨境查核,責令子公司儘速釐清疑慮,並待董事會通過財報後,再補行公告相關事宜。目前營運狀況一切正常。

必翔公告指出需釐清問題包括截至106年第1季,子公司揚明實業(浙江)於寧波所開立2家銀行帳戶現金及相關投資理財商品合計人民幣1.7億元其管理及控制合理性。

截至106年第1季,子公司電能高科技合併營業收入新台幣7041萬元合理性。

截至106年第1季,子公司電能高科技對寧波電池、寧波家電及寧波大運3家應收帳款餘額新台幣1.48億元及備抵呆帳4805萬元合理性。

截至106年第1季,子公司電能高科技子公司捷瑞索爾對寧波家電及寧波大運2家應收帳款餘額人民幣1722萬元及備抵呆帳1098萬元合理性。

截至106年第1季,子公司電能高科技寄外存貨餘額人民幣2117萬元及備抵存貨1469萬元合理性。

必翔今天股買再度跳空跌停,股價來到新台幣19.2元,跌破20元關卡,跌停委賣張數高掛超過5萬張;截至12時15分為止,成交張數為57張。

台股拉尾盤守萬點 傳產、金融力挺

2017-05-16 15:02中央社 台北16日電

明晟(MSCI)宣布半年度權重調整結果,台股遭調降,加上台積電遭外資降評,大盤指數開高走低,所幸,在傳產股與金融股走強支撐下,終場小跌5.33點,力守1萬大關。

加權指數終場收在10031.49點,跌5.33點,跌幅約0.05%,成交值新台幣1024.32億元。

MSCI半年度調整結果出爐,台股在「MSCI全球新興市場指數」權重由12.09%,下調至12.04%,「MSCI亞洲除日本指數」權重由14.14%,下調至14.11%。

此外,台積電遭歐系外資調降評等至中立,目標價從205元下修到202元,股價表現疲弱,收在204.5元,跌1.5元,股王大立光與鴻海也同步走弱,影響電子類股表現疲弱,大盤指數回測1萬點關卡。

所幸在水泥、食品、紡織、造紙、鋼鐵及汽車等傳統產業股與金融股走強,支撐大盤指數得以力守1萬點大關。

分析師王兆立認為,MSCI調降台股權重對大盤影響應不大,預期大盤指數短期將呈高檔整理,低位階的金融股能否補漲,將是牽動台股後續表現的關鍵。

MSCI調權重 台股遭雙降

2017-05-16 13:54聯合晚報 記者葉子菁/台北報導

MSCI明晟今日公布半年度權重調整,儘管今年來台股獲外資青睞,但仍再度遭受雙降命運。

「MSCI全球新興市場指數」調降0.05個百分點至12.04%,「MSCI亞洲除日本指數」調降0.03個百分點至14.11%,「MSCI全球市場指數」維持在1.33%不變,最新權重將在31日收盤生效。

法人表示,此次MSCI屬於半年度調整,影響性較2月與8月的季度調整來得大,但細究台股此次與歷年幾次半年度雙降結果,降幅已相對減輕許多,顯示台股整體表現確實有改善。

元大摩臺基金經理人陳思蓓指出,MSCI季度調整中,以「MSCI全球新興市場指數」觀察,此次權重調降最多的國家為印尼及南韓,權重下調了0.1及0.09個百分點,印度則增加0.19個百分點,為權重調升最多的國家,主要原因是印度有新增兩檔成分股,同時調高二檔大型股的權重,使得印度的權重增加至9.05%。

摩根投信執行董事葉鴻儒指出,台股不論在企業獲利展望、指數表現、資金流動性等各方面表現都相當亮眼,特別是市場預期今年上市櫃企業獲利年增率上看雙位數,即使本次遇MSCI明晟雙降逆風,台股盤中仍在萬點大關上下震盪,亦顯示MSCI明晟調整權重對於台股的影響性愈來愈小。

ETF熱 3年成長14倍

2017-05-16 13:46聯合晚報 記者廖賢龍/台北報導

台灣期貨交易所與經濟日報合辦「打造新國力─發展資本市場」論壇今日登場,元大投信總經理劉宗聖主講「槓桿/反向ETF將期貨現貨化 共創新商機」時表示,台灣近年積極發展槓桿/反向ETF,開始逐漸受到投資人運用,也吸引香港、馬來西亞及新加坡等市場跟進發展。

美國ETF市場規模最大,但近幾年規模成長停滯,亞太地區則自2009年開始發展,規模逐漸增加。亞洲由南韓在2009年開始發展ETF產品、日本2012年開始,台灣在2014年由第一檔ETF──台灣50啟動這項商品的發展,從2014年的106億元規模發展至2017年3月1,572億元,成長14倍。

劉宗聖表示,台股指數上萬點之後,法人機構透過槓桿/反向ETF進行避險,投資人也應該有所了解,投資股票就跟娶老婆一樣是長長久久持有,但可透過相關的槓桿/反向ETF進行短線避險。

劉宗聖說,反向ETF200%是利用期貨進行避險,槓桿ETF則有150%用期貨、50%用現貨進行避險。槓桿/反向ETF期貨現貨化可結合證券、期貨與投信業形成共生有機系統,其效益可從投信擴散至其他周邊單位。槓桿/反向ETF產品除股票、債券、外匯及商品等類別之外,台灣ETF槓桿倍數目前仍多屬於二倍、反向ETF為一倍,但紐約交易所已準備推出4倍槓桿ETF產品,未來也會朝向Smart Beta指數的主動選股操作ETF發展。

外資連4買 頎邦開高

2017-05-16 13:41聯合晚報 記者林超熙/台北報導

驅動IC封測廠頎邦(6147)受惠於未來幾年TDDI(觸控面板感應晶片)的市場高度需求,釋出到後段封測訂單也將水漲船高,吸引國內外法人圈的高度關注,外資迄昨日止已連四買,激勵今天股價以上漲0.9元高盤開出,盤中漲幅達2.9%。

頎邦第1季雖有提列匯損壓力,但稅後純益2.63億元,EPS 0.41元,仍較去年同期成長30.8%,隱約透露頎邦今年營運成長力道;國內法人認為,TDDI雖第1、2季受到智慧手機與功能手機的換機與庫存調整影響需求,但預料第2季下半年起,整個TDDI族群營運動力將顯著拉高,頎邦營收可望自5月起開始升溫。

法人機構認為,TDDI、RF產業自第2季起,因市場加速使用TDDI晶片,這將讓驅動IC封測的頎邦受益度看漲。頎邦目前在TDDI測試市場擁有60%高市占率,預期今年TDDI產品營收有望較年初前預估的還要再成長4~5%,而RF產業也將有更多機會,抵銷今年下半年iPhone 8改採OLED面板造成的營收損失。

也有法人認為,並非每一支iPhone 8都改採OLED面板,據悉,高階高單價的i8才採用OLED面板,主因是供應OLED面板的三星,自己本身生產的手機也全採OLED面板,因此無法全數滿足蘋果公司的數量。頎邦今年有機會挑戰「逐季成長」。

台紙帶頭衝 紙高氣昂

2017-05-16 13:40聯合晚報 記者嚴雅芳/台北報導

造紙股受惠國際紙漿價格上漲、國內紙價調整,首季季報表現亮眼,帶動整體族群氣勢,其中,首季轉盈的台紙(1902)股價上攻,盤中來到15.2元,漲幅超過8%,另外,包括榮成(1909)與華紙(1905)也雙雙擴量上攻,使得造紙類股今日盤中來到209.25點,漲幅2.35%,扮演盤面強勢指標。

台紙第1季稅後淨利0.4億元、稅後每股盈餘為0.08元,公司表示,雖然因結束台灣漿、紙事業導致營收表現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但在撙節支出下,繳出單季獲利表現。顯示2016年停止生產漿、線產品決策對營運具正面效益。

台紙表示,第2季將持續消化現有漿、紙產品庫存,並同步透過撙節支出及擴大海外既有事業體布局計劃,加強化工事業轉型目標,包括各類具高競爭門檻的化工製品,如酸類產品鹽酸、液氯、次氣酸鈉等,及鹼類產品如不同濃度之氫氧化鉀、碳酸鉀等,多項產品已符合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規,取得食品添加物許可證。

永豐餘第1季營業淨利率為3.9%,主因國際長短纖價格上漲,售價反映成本,且市場需求淡季不淡,不過,因兌損失暨金融商品評價,加計避險成本費用合計達4.2億,仍有小幅虧損。

永豐餘表示,漿紙事業群花蓮廠於第2季進行歲修暨設備升級改造,營運效率將於下半年展現,並持續拓展特殊紙應用市場。工紙紙器事業群新屋廠三號機已於第1季試車;下半年汽電共生設備完成後,將進一步降低能源成本。

宸鴻信心喊話 今年本業會賺

2017-05-16 14:10聯合晚報 記者馬瑞璿/台北報導

TPK-KY宸鴻(3673)今天舉行股東會,會後董事長江朝瑞稱讚擁有富爸爸鴻海集團的GIS-KY業成(6456)確實做得很好、MegaSite營運模式相當成功。不過,他也表示,TPK先前認列一次性資產減損後,陸續調整好營運提值,今年營運轉佳,第2、3、4季本業營運都會賺錢。

TPK今年宣布與中國大陸觸控大廠歐菲光簽署合資意向書,未來雙方將成立合資公司,共同擴展市場;江朝瑞表示,與歐菲光之間的合作是產業界資源整合,歐菲光在觸控前段製造極具優勢,觸控後段製程則是TPK的強項,雙方合作可以創造更大營業與獲利,目前雙方已就如何合作進行洽談。

TPK先前打銷不當資產,造成2015年每股虧損57.86元,2016年也再度交出虧損成績,單年度每股虧損4.27元,江朝瑞認為,做出打消不當資產的決定是對的,主要原因在於現在觸控產業精密度越來越高,新設備對於新產品來說絕對必要性,尤其這兩年市場趨勢走向OLED時代,這也讓觸控產業主流技術從in-cell(內嵌式觸控)重新擁抱out cell,未來還將走到可撓式面板(flexible),這意味著觸控產業還是有機會的。

剖析TPK優勢,江朝瑞指出,TPK專注琢磨觸控技術,任何一個產業用到觸控模組,不管是哪個產業的客戶,第一代產品都在TPK這邊開發製造,TPK已在觸控領域站穩腳步,打掉不當資產之後,TPK也會因應產業技術更新而快速汰換技術,過去,面板廠因為in-cell而成為TPK的最大競爭者,然而,OLED時代來臨,out cell重新成為市場主流,這就意味著面板廠不再會是觸控場的最大競爭者,觸控產業也將再迎來新發展。

展望今年觸控面板價格,江朝瑞表示,新型觸控產品出來之後,舊款產品自然會下降,雖然觸控面板價格看起來總是在降價,但其實新產品的生命週期(life cycle)才是重點,只要有新品發展,觸控產業就會有新機會。

近幾年來,TPK也積極搶進車載市場,車載部分的營收每年都有30%成長,江朝瑞表示,TPK於2014年就開始布局車載市場,2017年開始往上,預期2019-2020年時,車載市場會有更顯著的成長,尤其無人自動駕駛風潮來臨,這對TPK來說也是很好的機會。

樺漢今年營運 將先蹲後跳

2017-05-16 04:53經濟日報 記者謝艾莉/台北報導

鴻海集團旗下的高價工業電腦股王樺漢昨(15)日舉辦法說會,法人擠滿現場,總經理朱復銓表示,與奧地利公司S&T、德國工業電腦龍頭Kontron三方結盟的投資效益將在第3季明顯發酵,今年首季已是營運谷底,接下來營運表現將「先蹲後跳」。

朱復銓指出,樺漢去年投資S&T與Kontron投資金額一共達70億元,對S&T的投資預計6月底前完成交割。

宸鴻信心喊話 今年本業會賺

2017-05-16 14:10聯合晚報 記者馬瑞璿/台北報導

TPK-KY宸鴻(3673)今天舉行股東會,會後董事長江朝瑞稱讚擁有富爸爸鴻海集團的GIS-KY業成(6456)確實做得很好、MegaSite營運模式相當成功。不過,他也表示,TPK先前認列一次性資產減損後,陸續調整好營運提值,今年營運轉佳,第2、3、4季本業營運都會賺錢。

TPK今年宣布與中國大陸觸控大廠歐菲光簽署合資意向書,未來雙方將成立合資公司,共同擴展市場;江朝瑞表示,與歐菲光之間的合作是產業界資源整合,歐菲光在觸控前段製造極具優勢,觸控後段製程則是TPK的強項,雙方合作可以創造更大營業與獲利,目前雙方已就如何合作進行洽談。

TPK先前打銷不當資產,造成2015年每股虧損57.86元,2016年也再度交出虧損成績,單年度每股虧損4.27元,江朝瑞認為,做出打消不當資產的決定是對的,主要原因在於現在觸控產業精密度越來越高,新設備對於新產品來說絕對必要性,尤其這兩年市場趨勢走向OLED時代,這也讓觸控產業主流技術從in-cell(內嵌式觸控)重新擁抱out cell,未來還將走到可撓式面板(flexible),這意味著觸控產業還是有機會的。

剖析TPK優勢,江朝瑞指出,TPK專注琢磨觸控技術,任何一個產業用到觸控模組,不管是哪個產業的客戶,第一代產品都在TPK這邊開發製造,TPK已在觸控領域站穩腳步,打掉不當資產之後,TPK也會因應產業技術更新而快速汰換技術,過去,面板廠因為in-cell而成為TPK的最大競爭者,然而,OLED時代來臨,out cell重新成為市場主流,這就意味著面板廠不再會是觸控場的最大競爭者,觸控產業也將再迎來新發展。

展望今年觸控面板價格,江朝瑞表示,新型觸控產品出來之後,舊款產品自然會下降,雖然觸控面板價格看起來總是在降價,但其實新產品的生命週期(life cycle)才是重點,只要有新品發展,觸控產業就會有新機會。

近幾年來,TPK也積極搶進車載市場,車載部分的營收每年都有30%成長,江朝瑞表示,TPK於2014年就開始布局車載市場,2017年開始往上,預期2019-2020年時,車載市場會有更顯著的成長,尤其無人自動駕駛風潮來臨,這對TPK來說也是很好的機會。

新日光-1.26元 轉型突圍

2017-05-16 00:05經濟日報 記者簡永祥/台北報導

太陽能電廠新日光(3576)昨(15)日公布首季虧損13.17億元,為連四季虧損且連三季虧損逾10億元,每股虧損1.26元。

新日光表示,受到中國大陸市場對太陽能產業調控影響,今年上半年安裝拉貨潮未於第1季顯現,產品平均銷售價格自去年下半年大幅下滑後仍未顯著回升,公司決定逐步減少多晶產品出貨,逐步增加高效單晶接單,導致首季合併營收21.62億元,比去年第4季下滑31.4%,不過首季毛利率維持與去年第4季持平,但稅後仍虧損13.17億元,每股虧損1.26元。

新日光強調,目前正處於業務轉型階段,近年受到外在環境如太陽能市況變化快速、國際貿易紛爭頻傳、多晶產能供給過剩致電池價格崩跌等影響,公司更加強其轉型決心且積極進行中。

明基材0.48元 雙率雙升

2017-05-16 00:05經濟日報 記者劉芳妙/台北報導

面板周邊零組件偏光板族群首季僅明基材料(8215)一家獨賺,每股純益0.48元,且營益率及毛利率「雙率雙升」;奇美材每股淨損0.87元,連五季虧損;力特每股淨損0.27元,不過,毛利率27.23%,是單季新高。

雖然本季面板產業處於淡季,不過,因偏光板族群上游原料依賴日本進口,本季日圓匯率較上季底持續走貶,續創波段低點。一般預料,購料成本下降,有助於偏光板族群本季獲利及毛利率表現。

明基材首季營收30.78億元,是單季新低,不過,因產品組合優化,毛利率14.92%,季增7.27個百分點,年增2.79個百分點;營業淨利1.25億元,年增194%;稅後純益1.54億元,優於去年同期淨損7,611萬元,每股純益0.48元,優於預期。

明基材九成以上營收來自偏光板業務,不過,面板業需求疲軟,偏光板價格直直落,近年明基材積極開拓生醫及隱形眼鏡事業,希望開拓新「利」基。

目前明基材醫材事業分為個人醫美及專業醫療兩大產品線,專業醫療的除疤系列產品除了中國大陸50多家醫療體系外,也已切入台灣三總、北榮、中山、成大及高醫等醫院體系。

明基材表示,目前專業醫療事業國外版圖已朝東南亞、土耳其、南韓及波蘭等市場攻城略地。至於隱形眼鏡除了台灣之外,也陸續開展新加坡、馬來西亞及中國等海外市場。

力特首季營收5.42億元,季減16%,年減30%,不過因產品組合優化,高毛利率的車載產品營收比重拉高至25%,推升毛利率以27.23%,寫單季新高,營業淨利6,745萬元,為六季來高點,惟因匯損及利息支出拖累,稅後淨損8,887萬元,每股淨損0.27元。